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

論日本地震論4

香港當今三位最具份量的文化評論人沈旭暉、林沛理、陳雲(以沈沛雲為筆名)破天荒合寫了一篇評論日本地震的文章,雖然三個諸葛亮變成了一個臭皮匠,這篇文章只能表現三個人各三分一的功力,但個人認為這篇文章是眾多評論日本地震文章中最具洞見的一篇。

日本大地震和心理分析 --- 政治不滿的移情作用


http://fishandhappiness.blogspot.com/2011/03/blog-post_17.html

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極具深度的論點,就是叫「移情」作用:

但最值得反思的,反而是對日本的高度評價,會不會是大部份香港人政治不滿的移情作用(transference)?而這種移情作用,又會不會是港府和傳媒巧妙合作的結果?

 雖然我對弗洛依德沒有什麼研究,不知道直接移情、反向移情的運作機制,不過個人認為,眾多評論當中,對於日本的讚美,基本上都是出於對中國自身的不滿和影射,而這種不滿不是政治上的,而是文化上、人性上以至於DNA上的..........

雖然我不同意三位評論人所指的"政治移情",而且是香港的"政治移情",但無可否認,他們的推論無疑很準確地捕捉了傳媒極之重要而且可疑的角色。事實上,在日本地震這個事件上,我也有一個感覺,那就是在我們這個世代,本來是十分虛無縹緲的恐懼/災難/絕望,可以通過電視/相片/影片/旁述....一一予以實體化,由VISUALIZED  到 VIRTUALIZED,真的變假、假的變真,真中有假、假中有真............搞到人都癲!

你譬如說,報道一個核災難,我們只需要不斷播一團爆炸的黑煙,而不需要數以千萬的死人,要報道世界末日?一個世界地圖,一些海嘯畫面,再加一些電影特效.........什麼?要實體傷亡數字?50死士,7成會死。(雖然細閱之下,你會發現他們是每15分鐘輪替,而最後的專家是說,長期暴露輻射之下,估計7成會死..... )

當然,我們無意陰謀論,但這些問題又真是不能視而不見的。

另外,香港另一位重量級的文化人梁文道據傳因為在日本研究和食,中了輻射不治,他最後發表的文章是:http://commentshk.blogspot.com/2011/03/blog-post_7274.html 和地震並無關係。

2 則留言:

W. Wong 提到...

是沈沛雲,不是沈沛理。

oh 提到...

都係你比較熟:)